不速之客——公婆相处指南

2021-3-26 09:34| 发布者: 雨天晴心理| 查看: 2249| 评论: 0


很多时候,让我们抓狂、崩溃的不是那件事怎么了,而是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了。当我们理清了自己的内在发生了什么,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在哪里,整个人就舒坦了,方向也就出来了。
 
小张来到这里时整个人很崩溃,导致她崩溃的事件她很清楚,因为家里来了不速之客——公公婆婆。
 
安稳平常的生活,因为公婆的到来被打乱了,双方由于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方式的不同,矛盾重重,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方面,她和婆婆说了一下应该怎么教育孩子,结果婆婆觉得受了很大的委屈,脸色明显地不好看。她现在都不知道怎么跟公婆相处是好了。跟老公说要不就让二老回去吧,但丈夫那边更多是让她忍让。
 
她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了,按理说很多人都会遇到这种状况,怎么到她这就那么难受呢?直到咨询师带她做了一下梳理,捋出了主要让她感觉到崩溃的两个情绪:

 

1.     纠结:很多话对公公婆婆说不出来,觉得不应该说,说了担心关系会产生裂痕。但是不说真的是看不惯,而且也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,比如对教育孩子上的,比如对饮食卫生上的。所以就一直在那纠结说还是不说。

 

2.     委屈:“说是可以帮忙带带孩子减轻我的压力,结果呢,我的压力更大了,你们一家人团聚倒是更有家庭气氛了,就我像个外人似的。他在他爸妈和我之间不向着我,一味地叫我去体谅他爸妈的年龄和苦衷,是,爸妈养你这么大不容易,那我长这么大也没遇到过这种状况,我就容易吗?!”

 

当小张看到自己的这两种情绪之后,她开始能冷静下来了,也开始能把焦点从自己的情绪和抱怨上转回到解决事件上了。


 

如果你变了,我就好了

———

 

很多时候,我们会很想改变别人,但是到最后发现都是徒劳。我们会以为我们的心情、情绪、状态都是受别人的行为控制的。其实不然,我们每个人都有让自己开心、愉悦、有力量的能力和权力,只不过有的时候我们会错以为这个权力是别人给的。

 图片


接下来的咨询中,又遇到了一个卡点,她有一个卡着她去解决问题的想法:寄希望于老公改变,那样自己的委屈和纠结就都会消失了。

 

但是这需要改变小张的老公,那咨询的对象就需要从小张变为她的老公,很显然这是不现实的,至少就当下来说是这样的。

 

咨询师带她进一步清晰出了这个想法背后的声音:我的高兴与否建立在我老公如何行动上。正是这种信念,让小张的情绪完全丧失了主控权,总是失控,因为她无法操控她的老公。


小张在看清楚了这点之后,开始能把焦点放回到自己身上。

 


 

委屈和纠结背后是需要一份理解

———

 

萨提亚二十二条治疗信念里有一条:问题不是问题,如何应对问题才是问题。

 

当我们稳住心态,去积极面对的时候,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了。

 

小张发现,其实自己的纠结在于:当自己发现公婆有让自己不舒服的点的时候,因为自己在意关系,而选择了委屈自己。而实际上,她真正想要的其实是又能维持关系而且还能表达自己观点的沟通。


而对于老公的委屈,则是因为自己太希望在老公那里得到理解。

 

咨询师带着小张进一步探索到她的原生家庭,也知道了为什么她这么想要这份理解。因为小的时候,她的很多决定也不被父母和周围的人理解。这份“理解”是小张一直苦苦追寻的。

 

小张小时候生活在农村,周围的人和爸妈都不理解她为什么要那么看中学习,也不理解她为什么要拿着家里的钱去县城上中学,所以小时候的小张就是在这种不被理解的环境中撑着长大的。那么当小张有了自己的家庭以后,她依旧追逐着这份理解,希望公婆理解她对食品卫生,对孩子教育的担心;希望丈夫理解自己对公婆说话时的那份纠结。这份对理解的需求从幼时就一直伴随着小张来到了她现在的生活中。


一旦没有得到,很多过往的伤心、委屈和心酸的感受通通就都被勾起来了。打个比方,她是带着很多曾经未疗愈的伤在跟现在的人相处,一旦有人可能只是剐蹭了一下她,没有多大碍,但正好就碰到她的伤口处了,她就会感觉特别地疼,对于这块原生家庭的创伤没有意识的,还以为就是这个人伤的我呢,那委屈就更大了。



开始“自我理解”

———


我们也制定了后面的咨询方案:

1.     首先疗愈小张过往的创伤,并教会小张从需要别人理解自己,转向自己理解自己。


2.     练习沟通能力,让小张能清楚地表达对公婆关系上的在意,同时也能表达自己对家中卫生,孩子教育等等事情的担心。


经过2个月的咨询,小张已经不再是那个纠结的小张了,因为她开始理解自己有的事情确实就是不能做到十全十美。

她也接受自己很多时候有委屈了。以前的小张,是对丈夫的反应感到伤心以后,自己憋出内伤,憋得不行了就爆发,爆发完还觉得自己太小题大做而自责。现在是可以去表达自己有委屈,并在丈夫面前寻求安慰,甚至是可以撒娇要别的补偿了。

对公婆的态度也有了很大的转变,以前的纠结一扫而空,该说就说,但是对他们的在意也留着。按小张的话说,以前的心态是心中默念“该不该说?”100遍,现在是“说就说了,我也是为了家好”,理直气壮!“不过如果爸妈他们伤心的话我也会赶紧拉拉关系,说明一下只是对事儿不对人~”。

很多时候我们陷于情绪无法自控;
很多时候我们陷于事件当局者迷;
很多时候我们又困于性格,明白很多道理却做不到
……

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,如果也有一些困扰,欢迎联系我们,让专业的咨询师帮你更快、更好地看清并调整~
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