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纠结:很多话对公公婆婆说不出来,觉得不应该说,说了担心关系会产生裂痕。但是不说真的是看不惯,而且也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,比如对教育孩子上的,比如对饮食卫生上的。所以就一直在那纠结说还是不说。
2. 委屈:“说是可以帮忙带带孩子减轻我的压力,结果呢,我的压力更大了,你们一家人团聚倒是更有家庭气氛了,就我像个外人似的。他在他爸妈和我之间不向着我,一味地叫我去体谅他爸妈的年龄和苦衷,是,爸妈养你这么大不容易,那我长这么大也没遇到过这种状况,我就容易吗?!”
当小张看到自己的这两种情绪之后,她开始能冷静下来了,也开始能把焦点从自己的情绪和抱怨上转回到解决事件上了。
如果你变了,我就好了 ———
很多时候,我们会很想改变别人,但是到最后发现都是徒劳。我们会以为我们的心情、情绪、状态都是受别人的行为控制的。其实不然,我们每个人都有让自己开心、愉悦、有力量的能力和权力,只不过有的时候我们会错以为这个权力是别人给的。
接下来的咨询中,又遇到了一个卡点,她有一个卡着她去解决问题的想法:寄希望于老公改变,那样自己的委屈和纠结就都会消失了。
但是这需要改变小张的老公,那咨询的对象就需要从小张变为她的老公,很显然这是不现实的,至少就当下来说是这样的。
咨询师带她进一步清晰出了这个想法背后的声音:我的高兴与否建立在我老公如何行动上。正是这种信念,让小张的情绪完全丧失了主控权,总是失控,因为她无法操控她的老公。 小张在看清楚了这点之后,开始能把焦点放回到自己身上。
委屈和纠结背后是需要一份理解 ———
萨提亚二十二条治疗信念里有一条:问题不是问题,如何应对问题才是问题。
当我们稳住心态,去积极面对的时候,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了。
小张发现,其实自己的纠结在于:当自己发现公婆有让自己不舒服的点的时候,因为自己在意关系,而选择了委屈自己。而实际上,她真正想要的其实是又能维持关系而且还能表达自己观点的沟通。 而对于老公的委屈,则是因为自己太希望在老公那里得到理解。
咨询师带着小张进一步探索到她的原生家庭,也知道了为什么她这么想要这份理解。因为小的时候,她的很多决定也不被父母和周围的人理解。这份“理解”是小张一直苦苦追寻的。
小张小时候生活在农村,周围的人和爸妈都不理解她为什么要那么看中学习,也不理解她为什么要拿着家里的钱去县城上中学,所以小时候的小张就是在这种不被理解的环境中撑着长大的。那么当小张有了自己的家庭以后,她依旧追逐着这份理解,希望公婆理解她对食品卫生,对孩子教育的担心;希望丈夫理解自己对公婆说话时的那份纠结。这份对理解的需求从幼时就一直伴随着小张来到了她现在的生活中。 一旦没有得到,很多过往的伤心、委屈和心酸的感受通通就都被勾起来了。打个比方,她是带着很多曾经未疗愈的伤在跟现在的人相处,一旦有人可能只是剐蹭了一下她,没有多大碍,但正好就碰到她的伤口处了,她就会感觉特别地疼,对于这块原生家庭的创伤没有意识的,还以为就是这个人伤的我呢,那委屈就更大了。 开始“自我理解” ——— 1. 首先疗愈小张过往的创伤,并教会小张从需要别人理解自己,转向自己理解自己。 2. 练习沟通能力,让小张能清楚地表达对公婆关系上的在意,同时也能表达自己对家中卫生,孩子教育等等事情的担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