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,有时候会遇到这样的来访者,他们想知道心理咨询能帮他们进行感情调解吗?他们觉得感情中的问题,不是一个人改变就能解决的,所以想两个人一起咨询。那么什么样的夫妻或情侣适合通过一起咨询来调解感情中的问题呢?经过咨询师团队多次的讨论、多方面的考虑和一定的案例积累,符合以下条件的夫妻或情侣,可以一起来咨询,调解感情、婚姻中遇到的问题: 1、双方的情绪相对稳定; 2、双方都有较强的咨询意愿; 3、双方的咨询目标是一样的; 4、双方有回到自己身上去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的意愿; 正式咨询前,我们的咨询顾问会先和双方沟通,初步评估是否符合以上条件,条件符合则可以安排下一步的咨询事宜。 我和大家分享一个案例,他们夫妻两个一开始就是想通过双方同时咨询来进行感情调解的。 陈浩42岁,是一个服装品牌的副总;林萍37岁,在银行做行政工作。两人的婚姻遇到了危机,不想离婚,可是又不知道怎么解决彼此之间的问题,来到雨天晴是想通过咨询来解决彼此间的问题,挽回他们的婚姻。 咨询顾问在沟通中了解到,陈浩工作比较忙,经常出差,妻子林萍对此有很多的不满和委屈,觉得丈夫没有时间陪自己,不关心自己。陈浩在日本学习和生活过十年,对整洁和秩序要求较高,林萍工作也比较忙,没有太多的时间整理家里,而且家里有父母收拾,就想多休息会儿;沟通后陈浩就觉得妻子是用忙做借口,不关心他、不在意他的感受。那个时候他们对彼此有情绪和不谅解,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人一起咨询效果不好。咨询顾问和他们两人沟通后,他们同意先分别进行咨询。 第一次咨询中,在我的帮助和引导下,林萍意识到自己和老公的成长环境很不一样,从小父母都会把她想要的送到她身边,在家她从来不用做什么,养成了她不太会照顾别人的性格。结婚以后,她也是和父母住在一起,父母一直替她照顾孩子,给她洗衣做饭,她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一样,不知道怎么去表达对老公、对家人的爱。她也爱老公、爱孩子,下班之后会给孩子辅导功课,陪伴孩子,但是每天工作完回到家里她已经很累了,想要多休息,而老公回家很晚,确实没有空间和时间再去考虑老公的感受和需要。而且陈浩经常出差不在家,让林萍觉得没有得到来自老公的照顾和关心,心里也很委屈。 陈浩看到婚姻中的一些问题和他的成长经历是有关系的。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,辗转在各个亲戚家寄宿,习惯了压抑自己的一些期待。虽然他的心里特别渴望来自爱人的关心与爱,但是他没有表达出来过,只是习惯用行动去表示对妻子的关心和在意。每当节日或纪念日,他都会为妻子买一些礼物,而林萍在这个方面是不太在意的。陈浩说,妻子就结婚前送过一根圆珠笔给他,他现在还留着。他想要的不多,只是希望妻子能多给他些关心和照顾,哪怕是为他留些晚饭,为他准备好要穿的衣服,一个简单的小礼物。他也看到了妻子和他是不一样的,林萍想要的其实是他的陪伴。 第一次咨询结束之后,咨询顾问做了回访,在回访中,陈浩说有一天晚上,妻子给他留了个信息,说冰箱里给他买了德州扒鸡,让他特意外;他之前和妻子说过一次想吃扒鸡,但他是个对自己很小气的人,一直舍不得为自己买。这件小事让他高兴了好几天,心里很满足。林萍说,现在老公在家待的时间比以前长了,对她的关心和陪伴多了,陈浩出差的时候联系她的次数也多了,有了一点以前恋爱时才有的感觉。 之后两人选择继续用分开咨询的方式,去更多的了解自己和对方,了解原生家庭对自己性格的影响,性格对他们婚姻的影响,对他们感情的影响,对家庭氛围的影响。选择用继续成长的方式,体验和学习怎么相处能让彼此都感到舒服,彼此更亲近,感情更甜蜜。 如果陈浩和林萍用同时咨询的方式,来做情感调解,可能在陈浩去说自己对妻子的一些不满的时候,林萍听着也会有很多情绪涌上来,会觉得自己很委屈很不容易,老公也不理解自己,那这个咨询就很容易变成两个人相互指责和为自己辩护,想要让对方理解自己,想让对方先做出让步和改变。因为两人确实各有各的委屈、无奈和不满,一起咨询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是非常有限的。但是分开咨询的时候,两个人更容易回到自己身上去发现和探索婚姻中的问题,以及自己的问题,并做出调整,修复他们的感情,成功的挽回婚姻,达到咨询的目标,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咨询可以做情感调节、但是并不鼓励的原因。 |